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蒙古文版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搜本站
  • 首页
  • 委厅概况
  • 教育动态
  • 党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 党建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蒙文版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微博微博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暖心专区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委厅概况
  • 教育动态
  • 党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 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闻发布会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发布日期:2023-04-27 17:30
A+ A- 分享至: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闻发布会

发 布 词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鲍建中

(2023年4月27日)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欢迎出席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闻发布会。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更高期待、更高要求。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这两件大事,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2年全区教育总投入924.82亿元,同比增长7.34%;截至2022年底,全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5.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9.7%,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区各级各类专任教师达31.27万人,比2020年增长1.31万人。

一、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

一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统筹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着力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教育系统分层次、多形式、全覆盖。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以“大思政格局”增强育人实效,引导青少年从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凝聚起奋进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从“三千孤儿入内蒙”到“最好牧场为航天”,从“草原英雄小姐妹”到“各族人民建包钢”……一个又一个民族团结、守望相助的历史佳话走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堂,让榜样身上蕴含的“精神密码”转变为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

二是始终坚持既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做深做细做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五年行动,实施“石榴籽育人深化建设工程”“北疆教育心向党”等品牌项目,以常态长效机制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开展分层次、分众化主题教育,精心打造各类网络育人产品和育人品牌,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嵌式育人环境。布局建设各类研究、培训、实践基地达50个,设立46项专项课题,将理论研究做深做透。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大力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持续以启发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三是坚持“五育并举”,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2021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及体育、美育工作的若干措施》,推动构建新时代全面加强体美劳工作发展的一体化格局。加强体育教学改革,健全面向人人常赛机制,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系统谋划学校美育教学与实践改革,着力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加强政府统筹劳动教育力度,拓宽劳动教育途径,增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发展体系

一是不断完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夯实教育强区基础。持续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8.1%,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6.8%,在全国保持中上游水平。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改造中小学厕所等一系列工程,促进城镇学校学位扩容,着力改善农村牧区学校办学条件,103个旗县(市、区)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认定。持续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开展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和结对帮扶工作,分类指导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县域优质高中、特色高中多样化办学,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个性化教育。

二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教育投入保障能力。据统计,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674.21亿元,较上年增长6.4%,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1.5%。2022年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累计下达教育专项资金128.58亿元,较上年增加7.85亿元,增长6.5%。2022年,我区被列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全新上线内蒙古智慧教育平台,初步构建了上下联动的智慧教育平台体系,不断丰富课程资源,开通中小学“优课在线”,并与广电网络合作开通有线电视专区,直达农家牧户,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三是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坚实保障。教师是立教之本,更是兴教之源。自治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程,从师德师风、招聘准入、培养培训、管理改革、待遇保障等方面入手,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通过实施“公费定向培养师资计划”、优秀中青年教师助力乡村振兴项目等,不断强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高校常态化联系服务院士工作机制,双聘引进4名院士,全职或柔性引进四类以上人才40多名、博士青年人才1100多名,全区高校博士学位专任教师5556人,比2019年增加了34.0%,高等教育领域高端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四是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的问题,坚持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推动作业管理、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后服务管理水平“三提高”,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幅压减,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实现分类管理,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同时,我们加大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爱力度,对随迁子女实行“零门槛”“无障碍”入学。不断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十四五”以来,全区累计落实学生资助资金119.9亿元,惠及965万人次。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针对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复杂的难题,自治区通过组织高校一把手带队访企拓岗、全系统参与精准服务、各部门协作强化帮扶、全覆盖推进智慧就业等一系列硬招实招,实现毕业生去向落实情况同比稳中有升,助力自治区就业大局持续稳定。

三、聚焦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服务支撑体系

一是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进一步提升。紧密对接自治区支柱产业发展需求,科学调整高校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重点建设生物学、草原畜牧学、新能源、冶金新材料学科群,“草学”学科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区学科建设实现提档升级。新增本科专业57个、撤销41个,全区理工农医类专业布点由40.0%提高到了60.0%以上。布局建设17个国家和自治区级现代产业学院,4所高校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和实践教学基地,近两年,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区累计获得金奖6项,高等教育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是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发展定位,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召开全区职业教育大会,出台推动自治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15条措施,职业教育正在从“大有可为”向“大有作为”迈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逐步实现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专业服务产业的匹配度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服务自治区重点产业方向的专业布点达到61%。校企合作不断深化,128所职业院校与239家企业联合举办317个“订单班”,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职业教育“适应性”不断增强。

三是着力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水平,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十四五”以来,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科研经费管理等难点、堵点问题出台了近20项支持政策,同步推动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围绕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布局建设了“草食家畜生物育种”等11个自治区高校关键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大规模储能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8个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产出了一批高质量成果,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大力推动教育对外合作交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深入开展人才交流、学术交流和科研攻关等活动。不断深化京蒙、陕蒙、沪蒙教育合作交流,累计有55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不断提升教育交流合作水平。

四是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考试招生改革为突破口,启动实施中考、高考、专升本、教师资格考试等一系列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紧紧抓住教育评价改革这个“牛鼻子”,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建立“1+3”制度体系,提出64项具体举措,推出87个改革试点,发布35个典型案例,建立“十不得、一严禁”负面清单,坚决克服“五唯”顽疾。启动高校分类评价改革,试点实行高校人员总量管理,推进教师职称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活力充分释放,依法治教和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教育生态持续向好。

内蒙古教育改革发展成就的取得,最根本的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导。我们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让教育领域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认真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扎实推进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形成了以党建引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内蒙古“两件大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全面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我区教育现代化,为建设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贡献教育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打印 打印 关闭 关闭
  • 微信公众号
  • 教育厅微博
  • 手机版
  • 教育部官方网站
  • 省级教育网站省级教育网站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盟市教育局盟市教育局
    呼和浩特市教育局 包头市教育局 乌海市教育局 赤峰市教育局 通辽市教育局 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 呼伦贝尔市教育局 巴彦淖尔市教育局 乌兰察布市教育局 兴安盟教育局 锡林郭勒盟教育局 阿拉善盟教育体育局 满洲里市教育局 二连浩特市教育科技局
  • 区内本科院校区内本科院校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内蒙古财经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 赤峰学院 呼伦贝尔学院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集宁师范学院 河套学院 内蒙古艺术学院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内蒙古开放大学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
  • 区内高职院校区内高职院校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 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通辽职业学院 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 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 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 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 扎兰屯职业学院 赤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内蒙古大学交通职业技... 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 内蒙古丰州职业学院青... 内蒙古丰州职业学院中... 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科技职业学院 内蒙古能源职业学院 内蒙古美术职业学院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主办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网站支持ipv6
  • 蒙ICP备15003152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92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60
  • 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丁香路5号 邮编:010011 值班电话:0471-2856534 信访电话:0471-2856057
蒙古文版
无障碍浏览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搜本站
  • 网站首页
  • 委厅概况
  • 教育动态
  • 党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 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3-04-27 17:30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闻发布会

发 布 词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鲍建中

(2023年4月27日)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欢迎出席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闻发布会。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更高期待、更高要求。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这两件大事,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2年全区教育总投入924.82亿元,同比增长7.34%;截至2022年底,全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5.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9.7%,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区各级各类专任教师达31.27万人,比2020年增长1.31万人。

一、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

一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统筹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着力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教育系统分层次、多形式、全覆盖。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以“大思政格局”增强育人实效,引导青少年从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凝聚起奋进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从“三千孤儿入内蒙”到“最好牧场为航天”,从“草原英雄小姐妹”到“各族人民建包钢”……一个又一个民族团结、守望相助的历史佳话走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堂,让榜样身上蕴含的“精神密码”转变为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

二是始终坚持既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做深做细做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五年行动,实施“石榴籽育人深化建设工程”“北疆教育心向党”等品牌项目,以常态长效机制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开展分层次、分众化主题教育,精心打造各类网络育人产品和育人品牌,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嵌式育人环境。布局建设各类研究、培训、实践基地达50个,设立46项专项课题,将理论研究做深做透。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大力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持续以启发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三是坚持“五育并举”,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2021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及体育、美育工作的若干措施》,推动构建新时代全面加强体美劳工作发展的一体化格局。加强体育教学改革,健全面向人人常赛机制,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系统谋划学校美育教学与实践改革,着力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加强政府统筹劳动教育力度,拓宽劳动教育途径,增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发展体系

一是不断完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夯实教育强区基础。持续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8.1%,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6.8%,在全国保持中上游水平。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改造中小学厕所等一系列工程,促进城镇学校学位扩容,着力改善农村牧区学校办学条件,103个旗县(市、区)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认定。持续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开展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和结对帮扶工作,分类指导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县域优质高中、特色高中多样化办学,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个性化教育。

二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教育投入保障能力。据统计,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674.21亿元,较上年增长6.4%,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1.5%。2022年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累计下达教育专项资金128.58亿元,较上年增加7.85亿元,增长6.5%。2022年,我区被列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全新上线内蒙古智慧教育平台,初步构建了上下联动的智慧教育平台体系,不断丰富课程资源,开通中小学“优课在线”,并与广电网络合作开通有线电视专区,直达农家牧户,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三是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坚实保障。教师是立教之本,更是兴教之源。自治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程,从师德师风、招聘准入、培养培训、管理改革、待遇保障等方面入手,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通过实施“公费定向培养师资计划”、优秀中青年教师助力乡村振兴项目等,不断强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高校常态化联系服务院士工作机制,双聘引进4名院士,全职或柔性引进四类以上人才40多名、博士青年人才1100多名,全区高校博士学位专任教师5556人,比2019年增加了34.0%,高等教育领域高端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四是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的问题,坚持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推动作业管理、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后服务管理水平“三提高”,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幅压减,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实现分类管理,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同时,我们加大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爱力度,对随迁子女实行“零门槛”“无障碍”入学。不断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十四五”以来,全区累计落实学生资助资金119.9亿元,惠及965万人次。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针对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复杂的难题,自治区通过组织高校一把手带队访企拓岗、全系统参与精准服务、各部门协作强化帮扶、全覆盖推进智慧就业等一系列硬招实招,实现毕业生去向落实情况同比稳中有升,助力自治区就业大局持续稳定。

三、聚焦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服务支撑体系

一是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进一步提升。紧密对接自治区支柱产业发展需求,科学调整高校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重点建设生物学、草原畜牧学、新能源、冶金新材料学科群,“草学”学科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区学科建设实现提档升级。新增本科专业57个、撤销41个,全区理工农医类专业布点由40.0%提高到了60.0%以上。布局建设17个国家和自治区级现代产业学院,4所高校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和实践教学基地,近两年,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区累计获得金奖6项,高等教育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是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发展定位,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召开全区职业教育大会,出台推动自治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15条措施,职业教育正在从“大有可为”向“大有作为”迈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逐步实现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专业服务产业的匹配度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服务自治区重点产业方向的专业布点达到61%。校企合作不断深化,128所职业院校与239家企业联合举办317个“订单班”,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职业教育“适应性”不断增强。

三是着力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水平,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十四五”以来,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科研经费管理等难点、堵点问题出台了近20项支持政策,同步推动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围绕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布局建设了“草食家畜生物育种”等11个自治区高校关键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大规模储能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8个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产出了一批高质量成果,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大力推动教育对外合作交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深入开展人才交流、学术交流和科研攻关等活动。不断深化京蒙、陕蒙、沪蒙教育合作交流,累计有55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不断提升教育交流合作水平。

四是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考试招生改革为突破口,启动实施中考、高考、专升本、教师资格考试等一系列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紧紧抓住教育评价改革这个“牛鼻子”,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建立“1+3”制度体系,提出64项具体举措,推出87个改革试点,发布35个典型案例,建立“十不得、一严禁”负面清单,坚决克服“五唯”顽疾。启动高校分类评价改革,试点实行高校人员总量管理,推进教师职称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活力充分释放,依法治教和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教育生态持续向好。

内蒙古教育改革发展成就的取得,最根本的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导。我们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让教育领域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认真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扎实推进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形成了以党建引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内蒙古“两件大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全面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我区教育现代化,为建设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贡献教育力量。


移动版 | 电脑版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蒙ICP备1500315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60
蒙公网安备15010202150927号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