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学前有法 善育有规>>战线声音
战线声音

百名局长谈落实 | 以法为纲 育幼有方

发布日期: 2025-05-21 14:47   来源: 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教育体育局  
字体:[ | | ] 分享到

近年来,凉城县立足教育强县战略定位,创新实施生育养育教育协同工程,推动学前教育从幼有所育”转向“幼有优育”,2022年成功跻身全区第二批三市六旗县示范行列,成为乌兰察布市首个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的县域。202411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九章八十四条标记了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起点,也为凉城县学前教育的进步提供了法治遵循,在“学、思、践、哺”各个环节通向发力,全县幼儿园的育幼环境和保教生态持续向好。

一、学前教育发展概况

根据教育事业统计,全县有普惠性幼儿园10所(其中公办8所、民办2所),乡村学校附设幼儿班8个。公办园中,区级示范园5所,全部实行日托制。在园幼儿1593人,公办园在园占比87.88%

二、主要工作成效

凉城县紧盯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形成了“七步走”战略发展机制(谐音“齐步走”),重点打造“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四轮驱动模式,系统构建学前教育发展新格局,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优质幼儿园

(一)法治引领,健全制度保障机制

不断健全法治体系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部门责任分工,确保工作依法依规推进。持续深化普法教育构建法治化制度环境将《学前教育法》纳入领导干部学法清单,组织各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300余人),重新修订部分政策文件,通过普法教育+制度修订双轨并行,实现法治+学前教育的深度融合

(二)科学谋划,强化教育组织保障

不断优化资源布局,近五年累计投入3700万元新建公办园3所,新增学位720个,学位供给与人口趋势保持动态平衡深化集团化办园机制,凉城县第一幼儿园、阳坡夭幼儿园与卓资县、察右中旗形成学前教育集团,县域内集团化办园实现全覆盖。不断强化普及普惠工作,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普及普惠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凉城县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实施方案》、《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等一系列地方性政策文件,形成学前教育联席协同发展的有效机制。

(三)环境赋能,融合实践放手教育

引导保教活动高控转向放手以园内外环境为基本要素,幼儿一日生活为基础课程,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赋予环境教育价值,依托岱海、绥蒙革命纪念园等凉城本土环境资源,指导幼儿园打造爱家乡主题文化环境,增强幼儿文化认同与家乡情怀。支持幼儿以亲近自然、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学习探索,自由选择游戏材料、伙伴及玩法,教师通过高质量师幼互动,观察、记录解读幼儿,关注幼儿游戏兴趣与需求,助力其人格健全、自主计划、合作探究能力发展。

(四)专业引领,多措并举赋能发展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常态化邀请区两级教育部门分管领导、教育同仁以及业内专家教授进行实地指导与培训,深入解读政策法规和科学保教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同时采取入园诊断指导+实例专题培训+实践反思创新三位一体闭环指导模式,将课程改革等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为凉城县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五)托幼一体,创新实践解忧解困

针对适龄幼儿数量减少、幼儿园资源溢出和家长看护压力大等现实问题,2024年,凉城县投资40万元开设80学位的婴幼儿托育班,开展托幼一体服务,既盘活了闲置资源,又能减轻群众养育负担,使婴幼儿照护服务更加普惠、规范、科学。

(六)责任落实,奠定幼教发展根基

县人民政府投入634万元用于改善园所条件,强化顶层设计,按照园所设施安全规定配齐配足保健室、警务室等区域设施设备,全县幼儿园监控覆盖率达到100%,专职安保人员全覆盖,每年开展应急演练30余次,上年发放普法手册2000余册夯实人防+物防+技防+法防”四防与“家、校、警、司四位一体责任体系制定出台《幼儿园食谱标准化指南》,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暨膳食营养均衡专题培训,实行局长陪餐督餐制,全力保障幼儿安全

(七)规范管理,提升园所保教质量

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办园行为严格执行先证后照审批制度,成立了整治小组,由单位一把手亲自抓落实。对民办幼儿园进行资质评估“双普”期间关停不合格民办园5所、回购民办园1所。“严监管+强督导”保障学前教育规范化与内涵式发展,安排4名督学对幼儿园进行挂牌督导。定期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有效改善小学化倾向。

三、未来工作展望

(一)深化园所文化建设

提炼独特的办园理念与价值观,并将其融入到环境创设与活动组织中,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前教育法的精神内涵。打造富有教育意义与美感的园内环境,展示幼儿作品与文化成果,让幼儿在法治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二)强化家园共育机制

定期组织家长学校活动,举办育儿讲座与亲子活动,在活动中增加学前教育法的宣传内容,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与能力和法治观念。建立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及时交流幼儿情况,共同促进幼儿成长,形成家园协同、依法育儿的良好氛围。

(三)推进托幼一体建设

借鉴乌兰察布市萌宝驿站社区托育试点经验,计划在原有基础上再次新增普惠性托位,继续推动幼儿园拓展2-3岁托育服务,确保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同时,加强跨区域合作,共享师资培训、幼教课程研发等资源,提高保教质量。探索用人单位+社区托育模式,缓解双职工家庭的照护压力实现托育服务供给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提升。

面向未来,凉城县将锚定“幼有优育”目标持续发力,深化法治校园建设,将《学前教育法》精神融入园所文化肌理,打造法治教育特色品牌,构建“全链条”保教体系,通过家园共育数字化平台建设、幼小衔接课程研发、托育服务扩容提质,形成0-6岁一体化育人格局。我们坚信,通过法治护航、创新驱动、资源统筹,凉城县必将绘就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为县域教育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