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凉城县立足“教育强县”战略定位,创新实施“生育养育教育”协同工程,推动学前教育从“幼有所育”转向“幼有优育”,2022年成功跻身全区第二批“三市六旗县”示范行列,成为乌兰察布市首个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的县域。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九章八十四条”标记了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起点,也为凉城县学前教育的进步提供了法治遵循,在“学、思、践、哺”各个环节通向发力,全县幼儿园的育幼环境和保教生态持续向好。
一、学前教育发展概况
根据教育事业统计,全县现有普惠性幼儿园10所(其中公办园8所、民办园2所),乡村学校附设幼儿班8个。公办园中,区级示范园5所,全部实行日托制。在园幼儿1593人,公办园在园占比87.88%。
二、主要工作成效
凉城县紧盯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形成了“七步走”战略发展机制(谐音“齐步走”),重点打造“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四轮驱动模式,系统构建学前教育发展新格局,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优质幼儿园。
(一)法治引领,健全制度保障机制
不断健全法治体系,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部门责任分工,确保工作依法依规推进。持续深化普法教育,构建法治化制度环境,将《学前教育法》纳入领导干部学法清单,组织各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达300余人(次),重新修订部分政策文件,通过“普法教育+制度修订”双轨并行,实现法治+学前教育的深度融合。
(二)科学谋划,强化教育组织保障
不断优化资源布局,近五年,累计投入3700万元新建公办园3所,新增学位720个,学位供给与人口趋势保持动态平衡。深化集团化办园机制,凉城县第一幼儿园、阳坡夭幼儿园与卓资县、察右中旗形成学前教育集团,县域内集团化办园实现全覆盖。不断强化普及普惠工作,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普及普惠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凉城县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实施方案》、《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等一系列地方性政策文件,形成学前教育联席协同发展的有效机制。
(三)环境赋能,融合实践放手教育
引导保教活动从“高控”转向“放手”,以园内外环境为基本要素,幼儿一日生活为基础课程,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赋予环境教育价值,依托岱海、绥蒙革命纪念园等凉城本土环境资源,指导幼儿园打造爱家乡主题文化环境,增强幼儿文化认同与家乡情怀。支持幼儿以亲近自然、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学习探索,自由选择游戏材料、伙伴及玩法,教师通过高质量师幼互动,观察、记录、解读幼儿,关注幼儿游戏兴趣与需求,助力其人格健全、自主计划、合作探究等能力发展。
(四)专业引领,多措并举赋能发展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常态化邀请区、市两级教育部门分管领导、教育同仁以及业内专家教授进行实地指导与培训,深入解读政策法规和科学保教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同时,采取“入园诊断指导+实例专题培训+实践反思创新”三位一体闭环指导模式,将课程改革等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当中,不断为凉城县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五)托幼一体,创新实践解忧解困
针对适龄幼儿数量减少、幼儿园资源溢出和家长看护压力大等现实问题,2024年,凉城县投资40余万元开设80个学位的婴幼儿托育班,开展托幼一体服务,既盘活了闲置资源,又能减轻群众养育负担,使婴幼儿照护服务更加普惠、规范、科学。
(六)责任落实,奠定幼教发展根基
县人民政府投入634万元用于改善园所条件,强化顶层设计,按照园所设施安全规定,配齐配足保健室、警务室等区域设施设备,全县幼儿园监控覆盖率达到100%,专职安保人员全覆盖,每年开展应急演练30余次,上年发放普法手册2000余册。夯实“人防+物防+技防+法防”四防与“家、校、警、司”四位一体责任体系,制定出台《幼儿园食谱标准化指南》,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暨膳食营养均衡专题培训,实行局长陪餐督餐制,全力保障幼儿安全。
(七)规范管理,提升园所保教质量
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办园行为,严格执行“先证后照”审批制度,成立了整治小组,由单位一把手亲自抓落实。对民办幼儿园进行资质评估,“双普”期间关停不合格民办园5所、回购民办园1所。以“严监管+强督导”保障学前教育规范化与内涵式发展,安排4名督学对幼儿园进行挂牌督导。定期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有效改善“小学化”倾向。
三、未来工作展望
(一)深化园所文化建设
提炼独特的办园理念与价值观,并将其融入到环境创设与活动组织中,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前教育法的精神内涵。打造富有教育意义与美感的园内环境,展示幼儿作品与文化成果,让幼儿在法治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二)强化家园共育机制
定期组织家长学校活动,举办育儿讲座与亲子活动,在活动中增加学前教育法的宣传内容,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与能力和法治观念。建立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及时交流幼儿情况,共同促进幼儿成长,形成家园协同、依法育儿的良好氛围。
(三)推进托幼一体建设
借鉴乌兰察布市“萌宝驿站”社区托育试点经验,计划在原有基础上再次新增普惠性托位,继续推动幼儿园拓展2-3岁托育服务,确保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同时,加强跨区域合作,共享师资培训、幼教课程研发等资源,提高保教质量。探索“用人单位+社区”托育模式,缓解双职工家庭的照护压力,实现托育服务供给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提升。
面向未来,凉城县将锚定“幼有优育”目标持续发力,深化法治校园建设,将《学前教育法》精神融入园所文化肌理,打造法治教育特色品牌,构建“全链条”保教体系,通过家园共育数字化平台建设、幼小衔接课程研发、托育服务扩容提质,形成0-6岁一体化育人格局。我们坚信,通过法治护航、创新驱动、资源统筹,凉城县必将绘就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为县域教育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