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观察 勤思考 重沟通学前教育案例 集宁区幼儿园  南国英

发布日期:2021-06-25 15:01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字体:[ | | ] 分享到

善观察 勤思考 重沟通

学前教育案例 集宁区幼儿园  南国英

每年的九月份是新生入园的季节,这是幼儿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走进幼儿园进入集体生活,由于环境的变化,幼儿容易出现各种不适应的症状,这就需要老师用发现的眼睛,善于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况,针对孩子的情况,做出应对之策,从而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例如入园第一天的孩子,由于分离焦虑,心情往往会很紧张,甚至感到害怕,他们会紧紧的抱着妈妈的脖子或者拉着妈妈的手不松开,这时教师就要以和蔼可亲的笑脸迎接幼儿,亲切的摸摸他们的头,亲亲他们、抱抱他们,让幼儿感觉到老师很喜欢他们,这样他们的紧张会消除很多。

由于性格、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幼儿的个性特征也不相同。面对不同问题的幼儿,我们应该针对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因人施教,对症下药。我们班上有一个小男孩,从开学到现在表现都特别棒,不哭也不闹,而且特别懂事乖巧,不仅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而且还帮助老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由于爸爸妈妈平时工作比较忙,有很多次都很晚来接他,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来说,一般会哭闹,尤其是在其他孩子早早的被爸爸妈妈接走,只留下他一个人的情况下。然而他却没有,而且还主动和老师聊天,帮老师递东西,心情并没有受爸爸妈妈晚来接而影响。当爸爸来接他的时候,他很开心的投入到爸爸的怀抱,而且也没有其他孩子的哭闹现象。

他是我们班公认的乖巧懂事的小男孩。然而有一天早晨入园时,在老师和他的妈妈交谈他最近喜欢撩衣服这件事情时,他突然开始大哭大吼起来,而且还躺在地上拳打脚踢,任由妈妈老师怎么哄都不起来,一直在那里大吼大叫,而且越说吼叫的越厉害,情绪像失控了一样,直跺脚。看到这种情况,我先和孩子的妈妈沟通,让妈妈先行离开,给孩子一点情绪宣泄的时间。由于马上要开早点,所以我把他单独抱在更衣室里,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先让他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期间我一直盯着他看,在我看他的过程中,发现他也多次用小眼睛偷瞄我,见我看着他,他依旧哭的很凶,我试着不去看他,慢慢的离他远一点,在他视线看不到的位置注意着他的行为,慢慢的哭声没有了,而且他也在试图寻找老师,看看老师在不在,看到老师依然在看着他的时候,他依旧继续哭喊;并且当老师再次走进他的时候,他又退到里面开始哭喊。于是,我选择不去看他,也不靠近他,就这样持续了几分钟,看着他喊累了,也不哭了。我就试着问,情绪发泄完了吗?心情好点了吗?于是他自己默默的抹着眼泪走出来,我先带着他把眼泪清洗干净,然后把鼻涕擦干净,抱抱他,然后告诉他你今天的行为是不对的,而且你用这样的行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现在小朋友们该吃早点了,我们也一起去吧。于是我轻轻的带着他,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为他准备好早点,只见他安静的吃着早点,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而且这一天他都特别的开心。

其实这件事的起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和他的妈妈说了他撩衣服这件事,所以导致他情绪反应大。

通过冷处理的方式,让他的情绪得以宣泄,当情绪稳定了,教师适时给与关心,在通过委婉的方式告诉他我们不好的习惯应该改正。经过这次,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同样我们班还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姑娘,但唯一一点不好的习惯就是总尿裤子。为此我们老师和家长都很苦恼,孩子的姥姥说是孩子对幼儿园的厕所有恐惧感,但是刚入园的第一天她上的特别好,自己用小手扶着扶手,完成的很好,而且还是姥姥亲眼所见的。所以孩子显然不是对厕所的恐惧而导致尿裤子。

紧接着又发现孩子爱站着尿尿,刚开始以为是模仿小男孩方便,由于幼儿园的卫生间是男女共用的,一边是小男孩的小便池,另一边是小女孩的小便池。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好模仿,所以认为她是学小男孩小便,于是教师又专门为孩子讲了男孩与女孩的不同,和家长沟通之后,家长也在家和孩子一起“看了我的身体大不同”,但是感觉仍然没什么变化,依然是站着尿。

于是我开始特别关注这个孩子,每次她上卫生间的时候我都会跟着她,可每次跟着她的时候都是蹲着尿的,没有一次是站着尿,可是只要老师一不跟着她,她的裤子总是湿的。

通过和家长沟通,得知她还有一个妹妹,刚一个月,在家里爸爸妈妈的重心都在妹妹身上,对她有一点忽略,所以她以此来引起大家的关注。而且从开学到现在,都是姥姥姥爷送姥姥姥爷来接,几乎没有爸爸妈妈来接的时候,所以孩子很渴望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

而且在和孩子的聊天中发现,他渴望爸爸妈妈陪她玩,她也说了很多爸爸每天都陪她玩。然而通过和姥姥的交谈,发现并没有这种情况,这只是孩子想象与现实混淆了。通过和家长沟通,让爸爸妈妈多陪伴孩子之后,情况出现了好转。

其实,我们每天面对不同的孩子,总是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面对不同的幼儿,我们要具备一颗博大的爱心,包容之心,亲切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幼儿,精心准备与幼儿的每一个活动,努力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增进师幼之间的感情,取得家长的信任与配合,使幼儿逐渐喜欢幼儿园,并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