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解读
关于《关于落实“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的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3-04-25 09:48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现就《关于落实“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作如下解读:

一、背景、意义及过程

《实施方案》为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的通知》(教科信厅函〔2022〕26号)等文件精神特别是贯彻落实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科技激励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对高校的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进一步推动我区高校与企业强化创新合作,促进校企联合科技攻关及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落地。

依据《内蒙古自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有关规定,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紧密结合自治区高等学校、企业实际,自治区教育厅联合工业和信息化厅、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落实“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的实施方案》。

二、总体结构和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由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组织实施四个部分组成,重点任务是核心内容。

(一)总体要求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深化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促进校企联合科技攻关及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落地。

(二)主要目标

利用5年时间,统筹推动10个左右自治区高校集成攻关大平台和10个左右自治区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打造一批校企创新联合体。有组织推动我区每所高校支撑服务10家及以上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科技兴蒙”行动,推动自治区“五大任务”见行见效。

(三)重点任务。

重点任务分为八条举措。一是要建立校企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二是要推动打造一批创新联合体;三是要优化布局一批技术创新平台;四是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五是要协同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六是要加强高校成果转化载体建设;七是要实施一批高校专利开放许可项目;八是要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力度。

(三)组织实施

一是构建协同机制;二是强化政策引导;三是多方联动支持。

三、《实施方案》的创新点

(一)要建立校企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校企沟通联络机制,明确具体联络人员,形成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打破高校与企业交流壁垒,促进行业政策、需求与学校资源、供给的充分对接,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发展。

(二)要推动打造一批创新联合体。进一步发挥大学科技园(创业园)、高新产业园区等平台载体作用,支持自治区高校联合企业以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基地等形式,打造20项以上校企创新联合体,对取得良好成效的创新联合体,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平台。

(三)要优化布局一批技术创新平台。聚焦国家、自治区急需领域统筹建设10个左右高校集成攻关大平台,建立完善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高校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建设或优化重组10个左右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突出关键核心技术、行业共性技术攻关以及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应用,切实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四)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校企双聘”制度,遴选一批专家教授、青年教师、在校博士研究生、创新创业导师等等深入企业,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技术咨询指导、科技创新服务等支持。选聘一批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高校兼职导师,参与高校人才培养。

(五)要协同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依托高校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聚焦企业技术需求,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成果质量,实现自治区高校每年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突破1亿元。支持重点“小巨人”企业将财政奖补资金用于开展校企创新合作。

(六)要加强高校成果转化载体建设。支持高校建设打造5个左右自治区级大学科技园或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鼓励高校自建或与企业共建新型技术转移转化的专业化机构,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资源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一批高水平应用性成果产出应用。

(七)要实施一批高校专利开放许可项目。组织高校积极参与专利转化专项计划,梳理高校知识产权等科技成果信息,筛选有市场化前景、应用广泛、实用性较强的技术参与专利开放许可,鼓励探索分阶段许可等多种定价模式,降低中小企业技术获取成本。

(八)要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力度。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和大学生利用原创技术创办中小企业,持续对自治区创新性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奖补。鼓励盟市结合财力情况,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推动孵化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

(九)要形成政策引导、多方联动机制。加快构建校企协同创新对接机制,定期组织校企对接活动,激励高校科技人员“走出去”为企业服务,探索构建高校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库和企业需求库,创新对接合作方式,发挥技术经理人纽带衔接作用,提升对接效率,促进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