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19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装备技术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电化教育馆)在呼和浩特市举办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全域应用巡回指导培训班(第四期),旨在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进一步推进国家平台内蒙古全域应用试点工作,助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自治区教育装备技术中心(电化教育馆)主任张红星出席本次培训并致辞。他强调,要推进国家平台应用,发挥装备(电教)系统优势,联合教研、研修等部门,做好技术支持,持续推进国家平台全域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坚持需求牵引,以本地区全域深度应用为目标,提高对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的认识,积极参加教育部和自治区组织的活动,注重应用实效。要发挥培训效益,及时反馈培训内容和要求,开展本地区再培训再指导,提升区域和学校应用数据,增强教师数字素养。
本次培训,特别邀请到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教馆)张海南博士、鄂尔多斯市电化教育馆常虹霞老师以及包头市青松小学刘瑾副校长。张海南博士从背景意义、平台分析、发展路径和应用案例四个维度深入解读“三全应用”指标,为参训教师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常虹霞老师分享鄂尔多斯市区域推广国家平台应用经验,刘瑾副校长通过专家授课与实践研修相结合的模式带领参训教师体验人工智能赋能平台的应用。自治区教育装备技术中心(电化教育馆)李刚科长深度解读优秀案例征集和“三个课堂”课后服务活动。培训内容丰富多样,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为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内蒙古的深度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自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的国家平台应用相关负责人、管理员及指导团队骨干教师代表等20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 培训为参训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不仅提升了他们的数字素养,还为人工智能赋能国家平台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参训教师表示,未来将充分利用国家平台资源和功能,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