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长辈版 无障碍浏览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装备技术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电化教育馆)
  • 首页
  • 机构简介
  • 党建工作
  • 业务工作
  • 专项活动
  • 政策文件
  • 行业动态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退出长辈版
  • 首页
  • 机构简介
  • 党建工作
  • 业务工作
  • 专项活动
  • 政策文件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盟市动态

鄂尔多斯市以教育数字化转型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来源:鄂尔多斯教体局 发布日期:2023-03-21 11:00 
字体:[ 大 中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为深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近两年鄂尔多斯市通过“新基建”不断迭代数字教育环境,缩小消除数字“鸿沟”,围绕信息网络、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应用创新、区域云服务等领域的建设,让农村牧区广大师生享有更多“互联网+”红利,以现代信息技术促乡村教育跨越式发展,重塑和振兴乡村教育。

城乡一体 数字化教学资源“均”服务

为加强乡村学校数字教育环境建设,鄂尔多斯市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专网,通过教育城域网实现了对鄂尔多斯市城乡学校、幼儿园无差别全连接。其中,教育城域网双万兆骨干(到旗区)和三层结构校园网(到桌面)让学校的千兆接入和师生高速网络连接有了保障,通过组织专业队伍开展“网络服务质量提升”等专项入校服务,切实提升农村牧区学校校园网络建设与运维水平,真正令农村牧区学校的网络承载能力不输城市学校。

鄂尔多斯市现有的118所农村牧区学校和幼儿园,与城镇以上的330所学校和幼儿园一样,全部以千兆及以上速率接入了市教育城域网,并结合“网络服务质量提升”等专项入校服务,实现“农村牧区学校与全市条件最好的中小学使用同样的数字教学资源”目标。今天的鄂尔多斯农村牧区,所有教室都在使用86寸触控一体机教学,所有老师都在使用教育云数字资源服务,所有学校都在使用“网际交互教室”跨域教研教学,所有家庭都能电视端访问优质数字教学资源,有24%的学校全体学生都在使用智慧教学终端开展学习,有73%的学校使用专业创客教室开展科创教育。

以生为本 乡村智慧教学‘燃’课堂

在优质数字资源的支撑下,一些乡村学校率先迈出“智慧课堂”的探索脚步,成为全市教育数字转型的“先锋队”和“排头兵”。由5所已实现平板学习终端学生覆盖的村镇学校组成智慧教育发展共同体,全学科开展“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211智慧课堂教学”实践,吸引22所城镇学校加入,成为鄂尔多斯市承担国家“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工作的领航者。

在乌审旗沙尔格利中心小学,教师的“备、讲、批、辅、研”、学生的“预、展、学、练、测”全流程数字化,实现了数字支撑下的分层教学、精准教学。学生课前使用微课等学习资源,课堂上教师通过高频互动引导学生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小组内协同、评价与互动促成高质量的互查、互学,随堂测练统计分析把学生的掌握情况做了分层,在后续拓展学习环节推送个性化的内容,做到学习内容精准适配下的学生“去天花板发展”。

学生由起初的新鲜好奇,转变为依托数字化的终端、平台、资源,以自主、探究、协同、合作的形式,开展个性化学习。学习目标也由“知和会”转变为更高阶的“思维与逻辑”的形成,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组织和引导者,让教学更富于教育的内涵。

互助共生 城乡结对学校“同”发展

地域分布较为分散的乡村学校在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培养等方面因交流不便,易成为“孤岛”。鄂尔多斯市通过“三个课堂”、城乡结对、线上线下融合(OMO)以及专递服务等方式实现了数字支教、数字共生,城乡学校跨区域以更自由的形式组建“共同体”,通过优秀教师、教研员诊断过程、评价效果,不断优化乡镇从业教师教学水平,让乡村学校的教师与教学不断进步,常态化进步,同样给了他们成就感和获得感,近两年,农村牧区学校涌现出一批“教学名师”。当“孤岛”导致的学习与进步壁垒被打破后,乡村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指标赶超城市学校的现象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单向的“帮扶”正在向双向“互促”演进。

距旗政府所在地近200公里的杭锦旗吉日嘎朗图小学为有效解决师资薄弱、教学水平偏低、生源不断流失等突出问题,与市政府所在地优质校康巴什区第三小学结对,师生OMO形式在治校、教研、教学等方面形成共同体,全领域、多维深度融合共建。通过“网际交互教室”把各类学校组织管理、集体备课、听评课、教师研修等日常活动在云端一体化融合开展,在吸收优质校在师资、管理、教学等领域优点的同时,城乡教师同步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业务能力,令吉乡小学办学水平大提升。至2022年,吉日嘎朗图小学涌现出市、旗教学名师15位,多数教学指标处于杭锦旗顶流,就读学生增长了近一倍。

此外,鄂尔多斯还组织城乡学校结对开展STEAM和创客教学,组织市旗区科技动漫节下沉基层开展服务活动,使最前沿的科技教育成果同样惠及乡村师生,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农村教育的生机勃发与蒸蒸日上,有更强的就近就学意愿。

数据可视 乡村学校教育“精”管理

为提升乡村教育管理水平,鄂尔多斯市在教育云平台开设学校安全巡检、排课、选课、网络阅卷、成绩分析、学生评价、图书管理等应用模块,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学校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保障。

平台运行以来,在“市-旗-校”三级教育数据可视化助力下,118所乡村学校、幼儿园教育管理效能实现全面提升。安全巡检应用助力乡村学校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教职工主动参与校园巡检,将84%的安全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排课应用将教务人员的工作量从2天缩短到2个小时,选课应用帮助1/3的农村学校组织课后服务更加轻松,成千上万册纸质书刊在云服务下管理不再是难题,流通率、借阅率、馆藏结构等各项数据实时可查,乡村学校图书资源配置更加均衡、更有效率。

下一步,鄂尔多斯市将继续围绕‘教育新基建’乡村侧发力,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教育数字转型驱动,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城乡一体的、简洁高效的资源与应用云服务。

        



附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各省教育装备部门 各省教育装备部门
江苏省 浙江省 湖南省 重庆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装备技术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电化教育馆)  信箱:nmgjyjszb@126.com

单位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丁香路5号  电话:0471-2856079  邮编:010011  蒙ICP备15003152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92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60(建议您使用IE9及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长辈版 退出长辈版 无障碍浏览
  • 网站首页
  • 机构简介
  • 党建工作
  • 业务工作
  • 专项活动
  • 政策文件
  • 行业动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盟市动态
鄂尔多斯市以教育数字化转型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来源:鄂尔多斯教体局
发布日期:2023-03-21 11:00

为深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近两年鄂尔多斯市通过“新基建”不断迭代数字教育环境,缩小消除数字“鸿沟”,围绕信息网络、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应用创新、区域云服务等领域的建设,让农村牧区广大师生享有更多“互联网+”红利,以现代信息技术促乡村教育跨越式发展,重塑和振兴乡村教育。

城乡一体 数字化教学资源“均”服务

为加强乡村学校数字教育环境建设,鄂尔多斯市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专网,通过教育城域网实现了对鄂尔多斯市城乡学校、幼儿园无差别全连接。其中,教育城域网双万兆骨干(到旗区)和三层结构校园网(到桌面)让学校的千兆接入和师生高速网络连接有了保障,通过组织专业队伍开展“网络服务质量提升”等专项入校服务,切实提升农村牧区学校校园网络建设与运维水平,真正令农村牧区学校的网络承载能力不输城市学校。

鄂尔多斯市现有的118所农村牧区学校和幼儿园,与城镇以上的330所学校和幼儿园一样,全部以千兆及以上速率接入了市教育城域网,并结合“网络服务质量提升”等专项入校服务,实现“农村牧区学校与全市条件最好的中小学使用同样的数字教学资源”目标。今天的鄂尔多斯农村牧区,所有教室都在使用86寸触控一体机教学,所有老师都在使用教育云数字资源服务,所有学校都在使用“网际交互教室”跨域教研教学,所有家庭都能电视端访问优质数字教学资源,有24%的学校全体学生都在使用智慧教学终端开展学习,有73%的学校使用专业创客教室开展科创教育。

以生为本 乡村智慧教学‘燃’课堂

在优质数字资源的支撑下,一些乡村学校率先迈出“智慧课堂”的探索脚步,成为全市教育数字转型的“先锋队”和“排头兵”。由5所已实现平板学习终端学生覆盖的村镇学校组成智慧教育发展共同体,全学科开展“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211智慧课堂教学”实践,吸引22所城镇学校加入,成为鄂尔多斯市承担国家“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工作的领航者。

在乌审旗沙尔格利中心小学,教师的“备、讲、批、辅、研”、学生的“预、展、学、练、测”全流程数字化,实现了数字支撑下的分层教学、精准教学。学生课前使用微课等学习资源,课堂上教师通过高频互动引导学生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小组内协同、评价与互动促成高质量的互查、互学,随堂测练统计分析把学生的掌握情况做了分层,在后续拓展学习环节推送个性化的内容,做到学习内容精准适配下的学生“去天花板发展”。

学生由起初的新鲜好奇,转变为依托数字化的终端、平台、资源,以自主、探究、协同、合作的形式,开展个性化学习。学习目标也由“知和会”转变为更高阶的“思维与逻辑”的形成,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组织和引导者,让教学更富于教育的内涵。

互助共生 城乡结对学校“同”发展

地域分布较为分散的乡村学校在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培养等方面因交流不便,易成为“孤岛”。鄂尔多斯市通过“三个课堂”、城乡结对、线上线下融合(OMO)以及专递服务等方式实现了数字支教、数字共生,城乡学校跨区域以更自由的形式组建“共同体”,通过优秀教师、教研员诊断过程、评价效果,不断优化乡镇从业教师教学水平,让乡村学校的教师与教学不断进步,常态化进步,同样给了他们成就感和获得感,近两年,农村牧区学校涌现出一批“教学名师”。当“孤岛”导致的学习与进步壁垒被打破后,乡村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指标赶超城市学校的现象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单向的“帮扶”正在向双向“互促”演进。

距旗政府所在地近200公里的杭锦旗吉日嘎朗图小学为有效解决师资薄弱、教学水平偏低、生源不断流失等突出问题,与市政府所在地优质校康巴什区第三小学结对,师生OMO形式在治校、教研、教学等方面形成共同体,全领域、多维深度融合共建。通过“网际交互教室”把各类学校组织管理、集体备课、听评课、教师研修等日常活动在云端一体化融合开展,在吸收优质校在师资、管理、教学等领域优点的同时,城乡教师同步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业务能力,令吉乡小学办学水平大提升。至2022年,吉日嘎朗图小学涌现出市、旗教学名师15位,多数教学指标处于杭锦旗顶流,就读学生增长了近一倍。

此外,鄂尔多斯还组织城乡学校结对开展STEAM和创客教学,组织市旗区科技动漫节下沉基层开展服务活动,使最前沿的科技教育成果同样惠及乡村师生,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农村教育的生机勃发与蒸蒸日上,有更强的就近就学意愿。

数据可视 乡村学校教育“精”管理

为提升乡村教育管理水平,鄂尔多斯市在教育云平台开设学校安全巡检、排课、选课、网络阅卷、成绩分析、学生评价、图书管理等应用模块,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学校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保障。

平台运行以来,在“市-旗-校”三级教育数据可视化助力下,118所乡村学校、幼儿园教育管理效能实现全面提升。安全巡检应用助力乡村学校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教职工主动参与校园巡检,将84%的安全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排课应用将教务人员的工作量从2天缩短到2个小时,选课应用帮助1/3的农村学校组织课后服务更加轻松,成千上万册纸质书刊在云服务下管理不再是难题,流通率、借阅率、馆藏结构等各项数据实时可查,乡村学校图书资源配置更加均衡、更有效率。

下一步,鄂尔多斯市将继续围绕‘教育新基建’乡村侧发力,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教育数字转型驱动,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城乡一体的、简洁高效的资源与应用云服务。

        



附件:
移动版 | 电脑版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装备技术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电化教育馆)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60 单位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丁香路5号 信箱:nmgjyjszb@126.com 电话:0471-2856079 邮编:010011 蒙ICP备15003152号 蒙公网安备15010202150927号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