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蒙古文版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 外事办公室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搜本站
  • 首页
  • 委厅概况
  • 教育动态
  • 党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 党建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蒙文版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微博微博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 外事办公室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暖心专区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委厅概况
  • 教育动态
  • 党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 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 综合信息
经济日报:信用修复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来源:经济日报发布日期:2025-07-05 15:47
A+ A- 分享至:

近日,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新时代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为失信主体提供了更加规范、透明的修复通道。

信用修复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此次《实施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信用监管正从“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变,这一改革不仅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引导失信主体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的重要途径。事实上,信用修复制度是否完善,事关经营主体的发展质量,也影响着千万劳动者的就业生计,其意义已远超单纯的制度调整。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历经20多年发展,已建立起全球规模最大的征信数据库。与此同时,我国信用体系长期存在的“重惩戒、轻修复”倾向,导致信用机制刚性有余而韧性不足。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约有23%的中小企业遭遇过信用问题,其中近六成企业反映“不知如何修复信用”。

此次《实施方案》首次系统性地构建了涵盖“申请—核查—公示—修复”全链条的制度框架,其创新性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在时限上明确一般失信行为修复周期不超过1年,较原先平均缩短40%;二是在程序上推行“一网通办”模式,将材料提交从平均17份精简至5份;三是在标准上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信用修复评估指标体系,终结了过去的“多头管理”“各自为政”。

特别是《实施方案》基于“统一规范”原则,对现有信用修复环节进行了重塑,比如,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的信用信息公示标准、统一的失信信息分类标准、统一的信用修复申请渠道、统一的信用修复办理时限要求、统一汇总共享信用修复结果。再如,在修复申请环节,申请材料精简为法定责任义务履行完毕证明材料和信用承诺书两项;在办理环节,由“信用中国”网站统一接受信用修复申请;在公示环节,明确由“信用中国”网站负责信用修复结果信息的汇总、更新和共享,并作为信用修复决定书的主要提供窗口。

信用修复统一规则、规范流程,其核心要义在于实现“纠错”与“容错”之间的平衡。前不久,某电商平台因系统漏洞导致消费者信息泄露而受到行政处罚。该企业通过新规中的“主动披露减免”机制,在完成数据安全升级和赔偿方案后,信用修复时间从常规的12个月压缩至3个月。这种制度设计既维护了监管权威,又给予经营主体改过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方案》特别强调区分失信主体的主观恶意与客观过失,对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的失信行为建立特殊修复通道,体现了制度刚性与治理温度的融合。

要让信用修复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安全阀”,还需突破两大现实困境:一是信息孤岛问题。目前,一些部门的信用数据尚未完全互通共享,经营主体在完成信用修复后,银行征信系统中仍显示有不良记录;二是专业服务缺失。一项调查显示,八成以上小微企业需要在第三方机构指导下开展信用修复,但市场上合规服务的供给存在一定程度空缺。这些短板也提示我们,信用修复不能只局限在信用体系的文本中,信用体系建设需要更为系统全面的谋划。

从更长远看,信用修复制度的成熟度直接反映出市场经济的成熟度,一个健康的信用生态本应具备自我净化功能。令人欣慰的是,此次信用修复改革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加入了“信用承诺可视化”“修复效果跟踪”等本土化设计,让失信不再是“社会性死亡”,纠错也成为可预期的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信用体系的制度自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打印 打印 关闭 关闭
  • 微信公众号
  • 教育厅微博
  • 手机版
  • 教育部官方网站
  • 省级教育网站省级教育网站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盟市教育局盟市教育局
    呼和浩特市教育局 包头市教育局 乌海市教育局 赤峰市教育局 通辽市教育局 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 呼伦贝尔市教育局 巴彦淖尔市教育局 乌兰察布市教育局 兴安盟教育局 锡林郭勒盟教育局 阿拉善盟教育体育局 满洲里市教育局 二连浩特市教育科技局
  • 区内本科院校区内本科院校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内蒙古财经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 赤峰学院 呼伦贝尔学院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集宁师范学院 河套学院 内蒙古艺术学院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内蒙古开放大学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
  • 区内高职院校区内高职院校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 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通辽职业学院 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 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 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 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 扎兰屯职业学院 赤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内蒙古大学交通职业技... 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 内蒙古丰州职业学院青... 内蒙古丰州职业学院中... 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科技职业学院 内蒙古能源职业学院 内蒙古美术职业学院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主办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网站支持ipv6
  • 蒙ICP备15003152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92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60
  • 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丁香路5号 邮编:010011 值班电话:0471-2856534 信访电话:0471-2856057
蒙古文版
无障碍浏览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搜本站
  • 网站首页
  • 委厅概况
  • 教育动态
  • 党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 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 综合信息
经济日报:信用修复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发布日期:2025-07-05 15:47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新时代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为失信主体提供了更加规范、透明的修复通道。

信用修复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此次《实施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信用监管正从“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变,这一改革不仅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引导失信主体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的重要途径。事实上,信用修复制度是否完善,事关经营主体的发展质量,也影响着千万劳动者的就业生计,其意义已远超单纯的制度调整。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历经20多年发展,已建立起全球规模最大的征信数据库。与此同时,我国信用体系长期存在的“重惩戒、轻修复”倾向,导致信用机制刚性有余而韧性不足。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约有23%的中小企业遭遇过信用问题,其中近六成企业反映“不知如何修复信用”。

此次《实施方案》首次系统性地构建了涵盖“申请—核查—公示—修复”全链条的制度框架,其创新性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在时限上明确一般失信行为修复周期不超过1年,较原先平均缩短40%;二是在程序上推行“一网通办”模式,将材料提交从平均17份精简至5份;三是在标准上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信用修复评估指标体系,终结了过去的“多头管理”“各自为政”。

特别是《实施方案》基于“统一规范”原则,对现有信用修复环节进行了重塑,比如,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的信用信息公示标准、统一的失信信息分类标准、统一的信用修复申请渠道、统一的信用修复办理时限要求、统一汇总共享信用修复结果。再如,在修复申请环节,申请材料精简为法定责任义务履行完毕证明材料和信用承诺书两项;在办理环节,由“信用中国”网站统一接受信用修复申请;在公示环节,明确由“信用中国”网站负责信用修复结果信息的汇总、更新和共享,并作为信用修复决定书的主要提供窗口。

信用修复统一规则、规范流程,其核心要义在于实现“纠错”与“容错”之间的平衡。前不久,某电商平台因系统漏洞导致消费者信息泄露而受到行政处罚。该企业通过新规中的“主动披露减免”机制,在完成数据安全升级和赔偿方案后,信用修复时间从常规的12个月压缩至3个月。这种制度设计既维护了监管权威,又给予经营主体改过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方案》特别强调区分失信主体的主观恶意与客观过失,对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的失信行为建立特殊修复通道,体现了制度刚性与治理温度的融合。

要让信用修复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安全阀”,还需突破两大现实困境:一是信息孤岛问题。目前,一些部门的信用数据尚未完全互通共享,经营主体在完成信用修复后,银行征信系统中仍显示有不良记录;二是专业服务缺失。一项调查显示,八成以上小微企业需要在第三方机构指导下开展信用修复,但市场上合规服务的供给存在一定程度空缺。这些短板也提示我们,信用修复不能只局限在信用体系的文本中,信用体系建设需要更为系统全面的谋划。

从更长远看,信用修复制度的成熟度直接反映出市场经济的成熟度,一个健康的信用生态本应具备自我净化功能。令人欣慰的是,此次信用修复改革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加入了“信用承诺可视化”“修复效果跟踪”等本土化设计,让失信不再是“社会性死亡”,纠错也成为可预期的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信用体系的制度自信。

移动版 | 电脑版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蒙ICP备1500315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60
蒙公网安备15010202150927号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