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兵工院校之一、全国最早独立设置的14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之一。近年来,学院党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聚焦教育强区建设任务,推进“把一切献给党”兵工特色党建品牌建设,通过实施铸魂育人、增智强技、文化浸润“三大行动”,努力探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育人的新途径。
实施“铸魂育人”行动
推进引领性与思想性高度融合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构建“党建统领、德技并修、五育并举、校企协同、社会实践”一体贯通“大思政”育人格局,把思政教育贯穿各学科、教学、教材和管理体系,创新“课堂教学+实践体验+研学创新”三维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建成社会实践基地5个,凝聚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育人合力,学院获全国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示范课1门,思政课优秀奖1项。实施“六进六铸”计划,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学习计划、培养方案、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宿舍生活、校园景观,同向同行、共同发力、深度互嵌,共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学院获得省部级以上课题、项目、实践创新成果10个。
实施“增智强技”行动
推进教育链与人才链精准耦合
开展思政教育立根铸魂、通识教育博学强能等4项重点工作,不断深化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等5项改革,统筹推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推行“党建引领+专业建设+人才培育”工作模式,11个系部党总支聚焦地区产业布局和企业发展需求,深挖传统兵工专业优势,聚合办学资源、打造专业品牌,形成现代装备制造类专业、现代服务及新能源(稀土)类专业“两轮驱动”专业布局,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不断提升。在25个专业推行“支部+企业+班级”的订单班、工匠班、现代学徒制、现场工程师等培养模式,助力学生获省部级以上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奖115项,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5%以上,学院入围西部地区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卓越高职院校50强。
实施“文化浸润”行动
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一体联动
注重深挖人民兵工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从精神、行为、制度、环境“四个层面”构建兵工文化传承育人体系,在课程中融入“国防军工”“大国重器”等兵工文化红色基因,开展兵工文化“八进”“五个一”特色活动,使兵工文化熔铸于人、事、物,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打造“兵工文化”育人品牌,打造“兵工文化为风骨、工匠精神为特质”的实践育人、环境育人体系,建成“一馆两廊三基地”红色文化矩阵,针对学生开展场景式、沉浸式、体验式的教育,学院“兵工文化”入选教育部职业院校“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品牌,获国家级校园文化奖3项。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兵工院校之一、全国最早独立设置的14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之一。近年来,学院党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聚焦教育强区建设任务,推进“把一切献给党”兵工特色党建品牌建设,通过实施铸魂育人、增智强技、文化浸润“三大行动”,努力探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育人的新途径。
实施“铸魂育人”行动
推进引领性与思想性高度融合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构建“党建统领、德技并修、五育并举、校企协同、社会实践”一体贯通“大思政”育人格局,把思政教育贯穿各学科、教学、教材和管理体系,创新“课堂教学+实践体验+研学创新”三维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建成社会实践基地5个,凝聚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育人合力,学院获全国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示范课1门,思政课优秀奖1项。实施“六进六铸”计划,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学习计划、培养方案、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宿舍生活、校园景观,同向同行、共同发力、深度互嵌,共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学院获得省部级以上课题、项目、实践创新成果10个。
实施“增智强技”行动
推进教育链与人才链精准耦合
开展思政教育立根铸魂、通识教育博学强能等4项重点工作,不断深化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等5项改革,统筹推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推行“党建引领+专业建设+人才培育”工作模式,11个系部党总支聚焦地区产业布局和企业发展需求,深挖传统兵工专业优势,聚合办学资源、打造专业品牌,形成现代装备制造类专业、现代服务及新能源(稀土)类专业“两轮驱动”专业布局,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不断提升。在25个专业推行“支部+企业+班级”的订单班、工匠班、现代学徒制、现场工程师等培养模式,助力学生获省部级以上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奖115项,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5%以上,学院入围西部地区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卓越高职院校50强。
实施“文化浸润”行动
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一体联动
注重深挖人民兵工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从精神、行为、制度、环境“四个层面”构建兵工文化传承育人体系,在课程中融入“国防军工”“大国重器”等兵工文化红色基因,开展兵工文化“八进”“五个一”特色活动,使兵工文化熔铸于人、事、物,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打造“兵工文化”育人品牌,打造“兵工文化为风骨、工匠精神为特质”的实践育人、环境育人体系,建成“一馆两廊三基地”红色文化矩阵,针对学生开展场景式、沉浸式、体验式的教育,学院“兵工文化”入选教育部职业院校“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品牌,获国家级校园文化奖3项。